全国服务热线:
400-860-2788
4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动态  -> 健康知识

今日大暑丨大暑养生防暑湿,饮食清淡莫贪凉!

文章出处: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: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1-07-22
  

今日大暑丨大暑养生防暑湿,饮食清淡莫贪凉!


大暑

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夏季最后一个节气。大暑正值中伏前后,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,日期在每年公历的7月22-24日之间。


在古代的时候,人们会将大暑分为三候,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暑三候吗?狮子君为您介绍~

大暑三候

01   一候:腐草为萤
《格物论》说:“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。”亦有鬼火之称。其实,“腐草为萤”说的是萤火虫产卵的事。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草根上产卵,幼虫入土化蛹,次年春天变成虫。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,这只是眼中所见的一种假象。

02  二候:土润溽暑
《礼记·月令》中言“土润溽暑”。即土壤浸润,空气湿热——降雨多,土壤、空气湿度大,温度高,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。溽暑,犹言暑湿之气,指盛夏。

03  三候:大雨时行
《逸周书》曰:“土润溽暑。又五日,大雨时行”,又曰:“大雨不时行,国无恩泽”。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、气温最高的时期,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、也是雷暴最常见、高温日数最集中、最频繁的时期。因此,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。


大暑,乃炎热之极也。
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,
夏天主生发、生长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
极度的高温之下,阴气显现。人的气血发散于外,内里反而空虚,是一年之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。

那么大暑时节如何养生呢?请接着往下看~

大暑养生小技巧
大暑期间,汉族民间有饮伏茶,晒伏姜,烧伏香等习俗。在这高温的炎暑,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,从饮食、起居、精神、运动等方面进行调养。

一、饮食
大暑时饮食应清淡、多样化,以清为补,宜补气清暑,宜健脾养胃,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,并适当食用姜、葱、蒜、醋,既能杀菌防病,又能健脾开胃。

做菜的口味仍要清淡爽口,稍佐以咸味。咸味入肾,可以帮助收敛阴气。大暑时若是出汗很多,体内盐分耗散,也可以喝盐汽水,常温的比较好。

01  多吃苦味食物
苦味食物不仅清热祛暑,还能消除疲劳。所以,大暑时节,适当吃点苦瓜、苦菜、苦荞麦等苦味食物,可健脾开胃、增进食欲,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,还可预防中暑,可谓一举两得。


02  多吃健脾利湿食物
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,有解渴、祛暑、纳凉、败火、清热、解毒、润喉等作用,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。


此外,像荷叶、莲子、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。扁豆、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,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。


03  益气养阴食物不可少
大暑天气酷热,出汗较多,容易耗气伤阴。此时,人们常常是“无病三分虚”。因此,除了及时补水,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。如山药、大枣、海参、鸡蛋、牛奶、蜂蜜、莲藕、木耳、豆浆、百合粥、菊花粥等。


04  吃冰冷食物莫贪多
暑热蒸腾时人的阳气浮于表面,体内肠胃反而是阳气较弱的,因此切忌不能贪吃冰冷食物。西瓜最能解暑,仍是这一时节的水果首选,西瓜性寒,不能贪多,尤其注意不能太冰,容易伤害肠胃。


05  喝水不要太快

夏天天气炎热,回到家里,很多人喜欢抱着水杯一通狂饮。但是这样喝水,其实很危险。夏季人的血压本身偏高,短时间大量饮水,只会稀释血液,进一步升高血压。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,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。


所以,饮水要少量多次。每次以两百毫升为宜,切忌不要贪快、贪凉。



二、起居


01  注意卫生、室内通风

夏天空调房长期密闭,细菌滋生迅速,长此以往,很容易感染疾病。如果空调长期不清洗,危害更甚。所以,空调房上午下午最好都换气一次;空调每半年清洗一次过滤网。



夏天床被易滋生螨虫,要勤换洗,保持干净整洁,减少感染。

02  注意防晒

夏季防晒非常重要
皮肤不防晒,容易晒伤,让人皮肤松弛、老得更快甚至癌变。
眼睛不防晒,很容易发生眼疾。


紫外线是眼睛杀手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,全世界有超过200万例白内障病例可能是长期暴晒阳光所致。


对于在室外工作的人而言,一定要带好墨镜。眼睛非常脆弱,中午紫外线过强的时候,尽量减少室外活动。

防暑小贴士:

大暑湿热交蒸,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,或是高温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,而发生中暑。

因此,大暑时节,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。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,出门时避开烈日,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,以感身心舒适为宜。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。

三、情志

01  静心养生


大暑时节高温酷热,人们易动“肝火”,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、无精打采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也被称为“情绪中暑”。

“情绪中暑”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,特别是老年体弱者,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,甚至还会引发猝死。


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、着急等极端情绪,尽量做到“心静自然凉”。


四、运动


01  不宜过强
在炎热的大暑时节,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,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。

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,如广播体操、太极拳、跳绳、慢跑、羽毛球、乒乓球等,避免过于疲劳、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,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,补充体液。



*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,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,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,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。

古人认为:三伏流火,火上加火,不吉利。

学校也会在炎热的季节放暑假。

三伏,也是伏下的意思。

所以,太耗力气或者心神的事,尽量不要做。

冬藏夏伏,顺应自然。

多休息,别熬夜,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。

君康能阳光屋现开启全国招商加盟啦~





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 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 GMAP BMAP  粤ICP备20028810号 百度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