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400-860-2788
4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动态  -> 健康知识

雨水将至丨养生三要点:春捂、护脾、养阳强免疫!

文章出处: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: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2-02-18
  

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。雨水和谷雨、小满、小雪、大雪等节气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,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
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.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,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

意思是说,雨水节气前后,万物开始萌动,春天就要到了。

雨水三候

古代劳动人民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,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特点,也反映出生活和劳动的习惯。

一候:獭祭鱼

此节气,水獭开始捕鱼了,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。

二候:鸿雁来

五天过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。

三候:草木萌动

再过五天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从此,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雨水习俗

1

雨水节气到来,代表着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冬季已经过去,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,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。

农谚说:“雨水有雨庄稼好,大春小春一片宝。”

雨水节气在南方,被称为“可耕之候”,春耕、春灌、播种、育苗、施肥、防冻、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陆续展开了。

2

忙农事

回娘家

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,到了雨水时节,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。

生育了孩子的妇女,需带上罐罐肉(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、海带,再用红纸、红绳封了罐口)、椅子等礼物,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久不怀孕的妇女,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,穿到贴身处,据说,这样可以尽快怀孕。

3

撞拜寄

在川西民间,雨水节气这天,早晨天刚亮,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,牵着幼小的孩子,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。

一旦有人经过,也不管是男是女,是老是少,拦住对方,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,磕头拜寄,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。

这在川西民间称为“撞拜寄”,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,撞着谁就是谁。

“撞拜寄”的目的,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、健康的成长。

雨水养生

雨水节气,是东风解冻,散而为雨。此时是北上的东南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寒潮搏击的时候,所以多地会出现冷暖交替、阴晴不定的天气。

那么,在乍暖还寒的时节,我们应该注意什么?如何养生呢?

01

春捂防寒

雨水之后,空气中水分增加,导致气温不仅低,而且寒中有湿。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。大家不要过早减去外衣,应多捂一段时间,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,适应新的气候条件。

同时,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,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肢。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、羽绒服,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,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,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,更能防寒抗冻。

02

护脾

中医认为,春季肝气旺盛,肝木易克脾土。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,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。在雨水节气之后,随着降雨增多,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。同时湿邪留恋,难以去除,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。

护脾祛湿推荐芡实莲子薏苡汤,用排骨500克,芡实30克,莲子20克,薏苡仁30克,陈皮5克,姜1块,共同入锅煲汤即可。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,薏苡仁健脾祛湿,陈皮能够醒脾行气开胃。

03

养阳强免疫

阳气是生命之本,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力体制,“阳气”越充足,人体越强壮,阳气不足,人免疫力低下,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变差。所以阳气生发起来,人就有很好的身体保护能力。生发阳气,可以多做以下几件事:

1. 多晒太阳

雨水节气阴雨较多,难得出太阳的时候要抓住机会多晒晒,尤其是晒后背。后背的督脉就好比是人体的“发电厂”。太阳晒在督脉上,就能给你的“发电厂”补充能量。

如果条件允许,建议就在家里阳台上晒就好;如果要外出晒太阳,一定要佩戴口罩,到空旷的地方去,不要与他人聚集,大概晒1小时即可。

2. 吃助阳生发的食物

比如韭菜、葱、蒜等。韭菜性味甘辛温,具有温肾助阳、益肝健脾、行气止痛、止汗固涩等功效,春季多吃韭菜正合适。日常的菜肴也可以多用葱、姜、蒜等调味,也有助于提振阳气。

3. 保持正面思维

医学研究证明,很多疾病与各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关,它影响机体生化代谢,使免疫功能降低。而注意心理上的平衡调节,保持正面积极的心态,亦能改善免疫功能。

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 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 GMAP BMAP  粤ICP备20028810号 百度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