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400-860-2788
4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动态  -> 健康知识

惊蛰丨天气回暖,万物生发,升阳养生正当时!

文章出处: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: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2-03-04
  

春雷阵阵,万物苏醒。

明日,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惊蛰。

惊蛰,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,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,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。

正所谓“春雷惊百虫”,惊蛰时节,春雷始响,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,纷纷破土而出。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、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这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而中国部分地区也进入春耕季节。

01、惊蛰三候

一候 桃始华:惊蛰之日,“桃始华”,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,乃闹春之始,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,流水桃花,便勾引出千媚百态。

二候 仓庚鸣:惊蛰后五日,“仓庚鸣”,仓庚就是黄鹂,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,嘤其鸣,求其友。仓为青,青为清,庚为更新,“昔我云别,仓庚载鸣”,文人由此也称它“离黄”,“离黄穿树语断续”就成了悲声。

三候 鹰化为鸠:再五日,“鹰化为鸠”,古人称“鸠”为布谷鸟,仲春时因“喙尚柔,不能捕鸟,瞪目忍饥,如痴而化”。到秋天,鸠再化为鹰。

02、惊蛰饮食养生

01、饮食有节,慎酸冷饮

惊蛰阳气始动,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,食用酸性药食、寒冷食物容易妨碍气血运行,伤及人体阳气之本。因此,饮食调理需注意忌冷、慎酸。

在中药中,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、泄泻等证,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。

春季食用冷饮、寒凉食物,会损害阳气,容易腹痛、腹泻,女性也容易引发宫寒,表现为痛经、血块、停经等症状。

02 因地制宜,祛湿健脾

春季南方有种特殊的天气气象,俗称“回南天”。回南天的时候,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,出现疲乏、身重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便溏等症状。

一年中,南方回南天的日期与惊蛰日期相近,故在岭南惊蛰之时,也应重视对脾胃功能的调理。对于天气导致的体内湿阻,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食疗。

想要除湿,自制简便的除湿汤即可取得较大的功效。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,有淡渗、利湿、健脾之功即可。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、淮山芡实汤等。

除了煲汤,喝粥也能除湿,如薏米淮山粥、小米粥等。粥本来就有养脾胃的作用,加之薏米、淮山、小米等食材有健脾利湿之功,连日服用,即可除湿,还可增强人体正气,抵御湿邪侵扰。

03、惊蛰起居养生

01、舒筋活络,调气活血

中医认为,春天为肝主之时,肝脏与经筋相对应,肝筋若得到伸展,可利于人体气机的运行。

但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冬藏后,人体阳气在春日开端之时并未完全复苏,流布于全身的阳气较弱,此时并不适合做出汗过多的剧烈运动,太极拳、散步、泡足是惊蛰较适合的养生项目。

02 怡情养性,宁神平怒

中医认为,春季惊蛰的时候,人体气机还没有得到完全正常的疏泄,全身肝气运行不顺畅,肝火偏旺、容易上浮。

年轻人较常出现脸部痤疮、上火等症状,老年人也易情绪波动,出现气机逆乱的现象,甚至引发中风。

惊蛰之时,老年人尤其需要调养情志,平复心情,切忌大喜大怒,避免焦躁抑郁。心胸宽广,心情舒畅,没有心事烦扰,没有气机郁结,气血运行顺畅,全身气机畅达,脏腑功能健旺,身体自然健康。

俗话说“若无闲事挂心头,人生便是好时节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惊蛰节气

使用君康能阳光屋

有利于振奋阳气、增强免疫力

君康能阳光屋让人体由内而外提升体温,加速血液循环,让体内废弃物质随汗液排出。

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 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 GMAP BMAP  粤ICP备20028810号 百度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