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400-860-2788
4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动态  -> 健康知识

五毒月来临,只要做好这3件事,再“毒“都不怕!

文章出处: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: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2-07-05
  

现在已经进入到农历五月,古人称之为“五毒月”。

在这个月里,五月初五、初六、初七、十五、十六、十七、廿五、廿六、廿七,这九天为“天地交泰九毒日”,十四为“天地交泰日”,一共十天。

古人所说的「天地交泰」就是天气寒热交接的过程,这个时候天气会猝不及防地暴热起来。

在中医里热多属毒,人的身体也容易出现一些病症,而又因五月各种蛇虫蜈蚣蝎子等出来 ,所以叫“五毒月”。

[五毒月·九毒日]

初毒日:6月3日-6月5日

(农历初五、初六、初七)

中毒日:6月13日-6月15日

(农历十五、十六、十七)

末毒日:6月23日-6月25日

(农历廿五、廿六、廿七)

五毒月,容易中什么“毒”?

五毒月最容易中「湿热之毒」和「寒湿之毒」!

01湿热之毒

农历五月是阳气最旺的一个月,暑热、湿气越来越重,气候潮湿闷热,容易有湿热之毒。

湿热毒及注意事项

1、《黄帝内经》: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痱 。”夏天,汗孔张开湿邪侵袭,脸上或身体易长痘、湿疹、痱子、疥疮疱疹等。

忌:熬夜、烧烤、煎炸、甜食、油腻的食物。脾胃积热,外部湿热与内部湿热累积,加重面部痘痘生成。

2、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口臭,肠中积热导致便秘等。

忌:饱饥不均,三餐不规律。农历五月气温较高,尽量不食剩饭剩菜。

3、湿热淤积在下焦,引发一些泌尿系统、生殖系统的问题。

忌:过多耗损精元。

02寒湿之毒

《伤寒论》里记载:“五月之时,阳气在表,胃中虚冷,以阳气内微,不能胜冷,故欲着复衣”。

这个月人体阳气向外走,体内脏腑的阳气反而变虚了,尤其是脾胃,特别容易受寒湿之气侵袭。

寒湿毒及注意事项

1、脾胃寒湿重导致胃肠感冒。症状表现为腹泻、上吐下泻、胃冷胃痛、食欲不好、舌苔白腻

2、手脚冰凉,人懒乏力。上班族肩颈腰背冷痛,寒湿之邪,耗伤了阳气,出现阳气不足、火力不够,无法抵御外界寒湿,因此无力排出体内寒湿。

3、脾胃虚寒,气血供应不足,引起肺气虚。易感冒、流清鼻涕、引发过敏性鼻炎。中焦阳气不足、气机不通,导致上热下寒,上下水火不能交融,而且火越灭,反而越大,容易反复引起口腔溃疡。

五毒月如何“排毒”?

虽然五毒月易得湿热、寒湿,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养生方法进行身体调理,过一个舒服五月。

01排寒湿

寒、湿均为阴邪,易损伤人体阳气,针对寒邪,应当温阳、散寒,针对湿邪,当健脾、化浊。

君康能阳光屋的阳光精华能深度渗透人体,与细胞同频共振,激活细胞,让身体产生由内而外的温热效应,驱使体内的寒湿气随着汗液排出。同时,逐步提升人体阳气,增强体质。

02调虚实

《医学入门》提出:“虚者灸之使火力以助元阳也;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。”

艾灸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,对身体调理有着显著效果,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调节作用。

雷火神灸相比传统艾灸,扶阳效果更强。对于阳虚气虚的人,能调节一身阴阳之气,调和气血,起到固本培元、调理体质的作用。

03清湿热

此时节高温多雨,热蒸湿动,人体也容易陷入湿热状态。这时不妨喝一些养生茶,调理身体。

脸上冒痘,长湿疹,容易发胖,头发出油,汗味大,大便燥结的人,建议用大麦、薏苡仁、甘草、茯苓、芡实、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、健脾除湿功效的药材泡水饮用。

“五毒月”,的确是一年中比较容易得病的时期。但只要我们懂得根据体质顺时养生,少食冷饮、辛辣、烧烤等易伤脾阳的食物,遇事不急躁,保持心境平和,适当运动健身,保持充足睡眠,就无惧“五毒月”!

广东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 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 GMAP BMAP  粤ICP备20028810号 百度统计